共筑幸福路标牌标识厂家 阔步向将来
共筑幸福路 阔步向将来——回看对口援藏事情26年
新华社拉萨8月26日电题:共筑幸福路 阔步向将来——回看对口援藏事情26年
新华社记者王沁鸥、陈尚才、王泽昊、侯捷
26年前,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过程正式开启,一批批援藏干部担任“老西藏精力”,前赴后继奔赴雪域高原,用一腔热血甚至名贵的生命,为西藏经济社会成长孝敬气力。
全国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它的实施为西藏成长注入了强大活力,奏响了西藏各民族大连合、大成长、大繁荣的时代强音。
伟大的创举——援藏机制创新促进西藏超过式成长
走在西藏各地市的大街上,常能见到很多以其他兄弟省市定名的阶梯:拉萨市有“北京路”,交通标牌厂家,山南市有“湖南路”,日喀则市有“山东路”……看似并不起眼的阶梯名称,却是26年来西藏人民对各兄弟省市感情积淀的见证,也述说着中央以对口援藏机制推进西藏经济社会成长的汗青。
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事情座谈会,提出“分片认真、对口支援、按期轮换”的援藏目的和“恒久支援、自行轮换”的干部援助方法,自此开启了中央与全国兄弟省市恒久对口支援西藏成长的过程。
党中央向来高度重视西藏事情。早在1984年的第二次西藏事情座谈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便抉择由北京、上海等9省市和原水电部等有关部分辅佐西藏建树43个急切需要的中小型工程项目。这43项工程被人们誉为高原上的“43颗明珠”。
对口援藏机制的成立,交通设施厂家,是中央支持西藏的一项创举,也凝结着中华民族守望互助、手足相亲的深情厚谊。
停止今朝,包袱对口支援任务的中央国度构造、有关省市、中央企业已先后选派9批次9600多名干部援助西藏事情,并形成了以干部人才援藏为龙头,经济援藏、智力援藏、科技援藏、企业援藏、就业援藏以及医疗教诲人才“组团式”援藏等相团结的全方位、多渠道、宽规模援藏名堂。
坚硬的硕果——实事办在西藏干部群众心上
西藏阿里地域,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26年前,这里是时年50岁的优秀援藏干部孔繁森倒下的处所。如今,一批批援藏干部前赴后继,在这片高原上践行着本身的誓言。
“不摘穷帽交官帽”,这是阿里地域噶尔县县委书记高宝军曾立下的决斗贫困的“军令状”。2013年,高宝军作为陕西省派出的第七批援藏干部来到了噶尔县,其时这里的贫困产生率达20%。初上高原的高宝军操作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5个乡镇15个村500多户贫困户。
“本身发的誓就必然要兑现”。2018年10月,西藏自治区公布25个县(区)脱贫,噶尔县成为阿里地域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高宝军完成了誓言,但他没有选择分开,而是在援藏期满后直接申请调藏事情。
数据显示,26年来,对口援藏事情已先后投入近500亿元建成1万多个重点援藏工程,近5年来共投入援藏扶贫资金143亿余元、实施援藏扶贫项目1800多个,敦促内陆284个县区与西藏的县区、乡镇成立结对帮扶干系,辅佐23万余名群众脱贫,全方位助力西藏改进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
“感激共产党给我们送来了好‘门巴’(藏语意为大夫)!”“内陆来的老师们就像我们的怙恃一样亲!”2015年和2016年,医疗人才和教诲人才“组团式”援藏事情先后开展,各兄弟省份医疗和教诲人才的好名声,已在藏族群众间口口相传。
感情的桥梁——雪域高原见证深厚民族情
对口援藏事情不只有力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社会成长,也拉近了各民族之间心与心的间隔。
虽已竣事援藏,曾任拉萨市北京尝试中学西席的熊爱国仍将西藏的风光设为本身的伴侣圈封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不时收到藏族学生的体贴,令熊爱国常感心头温热。
熊爱国2015年主动申请援藏,期满后又申请耽误,他说本身舍不得孩子们,要送他们结业才安心。
“在西藏时,孩子们都管我叫‘熊爸爸’。”熊爱国说。
20多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以真心换真情,谱写了一段段民族连合的韵事。
疫情期间,陕西省援藏干部吕智勇自筹防疫物资,驱车五天五夜,顶风冒雪、万里奔袭,为西藏普兰县“雪中送炭”。吕智勇持续两届援藏期满后,2019年又第三次申请援藏。
普兰县县长曲次说:“作为一名援藏干部,吕智勇同志尽职尽责,用动作诠释了一名党员的职责使命。”
#p#分页标题#e#在西藏事情,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名贵的是精力。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费力格斗,不绝为“老西藏精力”注入新的时代内在。
“本日的幸福糊口,离不开党中央非凡体贴眷注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塔玛村党委第一书记格桑卓嘎说,“西藏的来日诰日会越发优美!”(参加采写:次旦央吉)
【编辑:王诗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