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肉之躯,为患者筑起“标牌标识厂家新的长城”(一线抗疫群英谱)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在金银潭医院查房。
纪 婕摄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扬大会上,当国歌响起时,在武汉的点点滴滴就浮此刻面前。”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说,国歌精力时刻鼓励着队员们为人民筑起一道“新的长城”,并肩打赢这一场抗疫硬仗。
驰援武汉61天,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204名队员,始终在疫情的“风暴中心”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比力,为患者带来生的但愿。
建章立制,两小时内经受病区床位全部收满
“步队都到齐了,整建制经受病区,谁能先上?”
“我们先上!”2月14日上午,武汉市第一医院召开集会会议,刘云第一个请战。按照陈设,他们要在当日下午4点全面经受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61张床位。
时间紧、任务重,刘云敢于请战的背后,是医疗队一落地就分秒必争举办各项筹备事情,以及第一时间建章立制确立事情类型。
14日破晓3时,医疗队方才达到旅馆,就迅速成立下设11个党小组的姑且党支部,并通过结对子的方法包围到所有医务人员。同时,医疗、照顾护士、感控打点、物资保障等10个事情组各司其职,为救治事情奠基组织基本。
既要“打胜仗”,又要“零传染”,怎么办?
自接到任务,刘云就严格督查队员们操练穿脱断绝衣:“本身都不能防护好,怎么担保患者的救治?”医疗队在全员培训的基本上,又专门对首批进入病区的16名大夫、24名护士强化感控培训。
14日下午4时,第一批医务人员进入病区,不到一小时就收治了40多名患者,短短两小时全部收满。
按照“应收尽收、不漏一人”原则,病区冲破平时限制,以最快速度收治患者。医疗队拟定了“52条家规”,明晰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只有严格练习才气带出及格步队,只有及格步队才气打赢硬仗。”刘云说。
医术良好,创新多种诊疗手段
医疗队经受后不久,一名67岁的女性重症患者转入,一系列治疗后,病情仍然一连恶化。与医院本部长途视频会诊时,专家组指出必需先紧张举办深静脉置管,举办中心静脉压的监测,评估患者血容量。
这样的操纵往常必需在超声引导下举办,但时间紧张、条件受限,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医师乔莉坚决上前:“我来!”她将患者头部转向左侧,用左手食指、中指在患者右颈部寻找血管穿刺部位,眼睛间隔患者口鼻仅有10厘米……不到1分钟,穿刺乐成,“生命通道”打开了!
“重症病房的患者一旦病情恶化,还可以转送到这里。但重症监护病房是最后兜底的,我们没有退路,必需尽心尽力!”乔莉说。面临救治困难,队员们凭借成熟的医疗技能、过硬的心理素质,一次次掰开死神的手将病人硬往回拽。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先容,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是全省局限最大、设置最高、实力最强的医疗队之一,涉及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急诊医学科、风行症科等多学科的王牌班底,个中重症医学科医务人数到达该科总人数的80%。
“俯卧位通气操纵难度大,我们自创了‘三明治翻身法’,将患者从新到脚包裹在两层床单里,再协力翻身。”医疗队医疗组组长、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齐栩先容,医疗队还创新总结了一系列操纵规程,提供诊疗尺度化实施方案。
人文眷注,让患者不再孑立
“有次治疗忙完后,一位80岁的老爷爷在纸上写下‘我爱你’,中间是一个爱心!”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邓飞说,那是最开心的一天。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们在治疗中注重人文眷注,让患者更有信心地接管治疗。
“除了日常医疗照顾护士,许多糊口细节都需要照护。”邓飞先容,患者常会感想焦急孤傲,把手机放在枕边会更有安详感;利用呼吸机的病人容易干燥,做加热湿化会感受舒适;有些病人怕冷,就为他们筹备好电热毯。
与治身体上的病同样重要的,尚有精力上的关爱。“有位患者担忧住在同一层的老伴。医务人员会在上班前用手机录下她老伴的视频,一交班就放给她看。病人心里踏实了,越发努力共同治疗。”医疗队队员、江苏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金海说。
#p#分页标题#e#3月23日,圆满完成整建制经受救治任务后,医疗队又转战武汉金银潭医院,经受该院南楼六、七层两个重症监护病区。4月6日,又全面经受了三个重症病区全部危重症患者,为抗击疫情、救治病患做出了突出孝敬。
医疗队就重点项目与金银潭医院全面交代,从打点、医疗、照顾护士、院感、病愈等各个方面和相关部分交换履历。“但愿能和武汉分享更多江苏履历,留下一支撤不走的医疗队。”刘云说。
■短评
硬核步队,硬在那边
首战市一院、转战金银潭,重症不清零、步队不后退——在患者与同行眼中,经受“兜底病区”、挑战“重症之巅”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是一支敢于啃硬骨头的硬核步队。
硬核步队,硬在那边?
硬在规章制度。面反抗疫这一非凡任务,200多人的复杂步队必需实行有效打点。医疗队团结实际环境,拟定出科学制度并严格落实,担保了步队安详、事情高效。
硬在文化引领。救治进程挑战多、压力大,医疗队拟定队徽、队歌、队训,交通标牌设备,标牌标识厂家,连合步队、暖和人心;开展心理疏导、生日会等文体勾当,排遣队员心理压力。
硬在协同作战。这不只是医疗队各部分的共同尽力、前方和后方的长途会诊,更是医疗队与受援医院在打点、技能、感控等方面的共建共享。
一支有战斗力的硬核团队,才敢于在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为患者筑起一道“新的长城”!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