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事|交通设施厂家在高质量转型成长中“晋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事)
在高质量转型成长中“晋”快飞跃
新华社太原5月18日电 题:在高质量转型成长中“晋”快飞跃
新华社记者赵东辉、晏国政、梁晓飞、马晓媛
吕梁含翠,汾水长流。孟夏时节,三晋大地一派朝气勃勃。
习近平总书记克日在山西考查时强调,在高质量转型成长上迈出更大步骤,确保完成决斗决胜脱贫攻坚方针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发力转型、优化营商情况、生态优先……新华社记者近期在山西采访相识到,内地宽大干部群众努力践行新成长理念,出力办理制约成长的布局性、体制性、素质性抵牾和问题,不绝废除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以创新驱动和全面深化改良敦促经济转型成长,为高质量转型成长写下新篇。
老煤地开出“转型的花”
5月初,在山西省襄垣县的一处采煤沉陷区,白色的油用牡丹花在山坡上竞相绽放。
“挖1吨煤,要粉碎2.48吨水。种一亩油用牡丹,可以教养168立方米水源。”油用牡丹深加工项目认真人王强说。3年前,他照旧潞安团体石圪节煤矿的一名职工。
始建于1926年的石圪节煤矿,曾被誉为“中国煤矿一枝花”。颠末数十年开采,老矿资源枯竭,成为全国煤炭去产能海潮中首批封锁退出的矿井之一。
矿井封锁,彻底隔离了靠煤挖煤的老路。潞安团体将旗下油用牡丹项目与石圪节煤矿绑定在一起,开启由“黑”向“绿”的蜕变。短短几年时间,潞安团体油用牡丹基地种植局限增加到30万亩,育苗量16亿株以上,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一煤独大导致财富单一。矿产资源总有采完的一天。资源型经济转型,成为摆在山西眼前的一道必答题,也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
“减”字当头,山西主动废除煤炭依赖。自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封锁煤矿106座,退出落伍产能1.16亿吨。有退有进,新兴财富成长蓝图却愈加明了。
近水楼台先得月,与矿产资源相关的质料规模几回结出科技之果。一根高机能碳纤维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粗细,拉伸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在山西钢科碳质料有限公司的出产车间,碳纤维的出产进程就像是纺线织布,神奇之处在于,把几层看似轻薄柔软的碳纤维布牢牢地压在一起,就会拥有钢铁都无法对抗的强度。
一块不敷小米粒巨细的LED芯片,其发生的深紫外光可以消鸩杀菌,在此次抗击疫情中大显身手。在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公司,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李晋闽教育团队研发出产的这种新产物,当前市场需求猛增。李晋闽说,如同半导体照明走过的过程,半导体深紫外LED有望在将来形成万亿级财富。
跳出煤堆谋转型的步骤越走越刚强。在5月中旬进行的“中国品牌日”线上勾当中,“晋善晋美”山西云上展馆展出了26家企业,没有一家煤炭企业入选,全部都属于新兴特色财富。
新情况里生出“改良的根”
投资项目报建审批平均要颠末17个环节、100份质料、117个事情日……几年前的一项走访观测,一度让山西各级当局如坐针毡。
投资项目事关经济成长,也是营商情况的试金石。2017年起,山西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投资项目理睬制改良。改良以来,对企业投资项目涉及的30项审批缩减为最多6项,其余全部改为当局统一处事和企业信用理睬事项。
“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20多天,交通标牌生产材料,比预期时间缩短2个月,交通标牌厂家,企业节减本钱1亿多元。”山西北方成果食品财富园运营部副司理张瑜说,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改良红利。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度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良试验区和国度能源革命综合改良试点省份,山西向改良要动力,向改良要效益。
“本年以来,我们通过不晤面审批的方法政策兑现了6.13亿元资金,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山西转型综合改良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良说,示范区今朝已实现了企业创办、投资审批、政策兑现等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8类事项“一网通办”。
“不管是项目存案,照旧申请津贴资金,在网上都能治理,不消跑部分、不消找率领。”山西百信信息技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宪朝说,不晤面审批果真透明、绿色便捷,利便了企业,堵塞了裂痕。
#p#分页标题#e#通过整合、改制、扩区、调规,山西省级以上开拓区从25家增加到67家,正成为承载新兴财富的“主疆场”;率先深度改良国资禁锢体制,连续创立一批新型国企,不绝释放国企活力;敦促县域医疗卫朝气构一体化改良,加强下层医疗处事本领……
山西多项重大改良已加速迈向全国“第一方阵”,一批厘革性、牵引性、符号性办法正在落地生根。
生态路上晋升“小康成色”
立夏刚过,地属吕梁山系的太原西郊玉泉山上,万木葱茏,群鸟啁啾。置身其间,人们很难想象,十年前这里照旧废矿丛生、垃圾各处的荒山裸岭。
为办理太原西山地域恒久采矿遗留的生态问题,太原出台“认养”政策,勉励民间成本参加管理,原本策划供热企业的张俊平“认养”了玉泉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生态管理。“以前烧锅炉干的是‘黑’交易,此刻是在干‘绿’事业。”张俊平说。
生态粉碎、情况污染,曾是外界对煤省山西的固有印象。面临生态情况短板,山西一连开展绿山、兴水、治污等生态管理修复。连年来,吕梁、太行两山一连增绿,汾河等七大河道渐复清流。
碧波激荡的太原汾河河面上,山西皮划艇队正在告急练习。创立七年来,这支步队一直在广东练习。本年3月,他们回到了老家。
“以前的汾河又小又脏,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在这儿操练皮划艇。”亲历了汾河管理前后变革的皮划艇队锻练金刚说,“皮划艇长短常贴近自然的举动,山西生态情况的改进,我们受益匪浅。”
山西既是生态懦弱省份,也是贫困水平较深的省份。在一个疆场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也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太行山深处的壶关县南平头坞村,漫山的野生连翘吐出嫩芽。贫困户郭继英一大早就上山采摘连翘叶,送往村里的连翘茶厂。
“自从办起连翘茶厂,咱能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地也不疏弃,一个月还挣2000块钱,真好哩!”郭继英兴奋地说。
南平头坞村驻村第一书记颜世杰说,连翘茶厂复工复产以来,已累计发动当地妇女近200人参加到采摘和出产进程中,连翘药茶财富正在成为内地黎民不变增收的主渠道。
云州黄花菜、隰县玉露香梨、临县红枣、左权核桃……一个个小财富,托起了脱贫大空想。通过实施财富带贫、易地搬家、兜底保障等多项法子,山西脱贫攻坚取得了抉择性成绩,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正在向着村子振兴之路迈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