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颁布首部传统村庄交通标牌生产材料掩护条例守护乡土文化之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25日电 (记者 陶拴科)“这个村落我们家已经20几代人了,此刻住的屋子都是50年前的,都好好的,冬暖夏凉,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特色拔廊房。”家住新疆木垒县西吉尔乡水磨沟村的村民杨玉才说。
6月24日,新疆首部传统村庄掩护条例《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传统村庄掩护条例》正式对外颁布。《条例》对极具地区汗青文化特色的传统村庄和拔廊房民居做出了详细的掩护划定。
拔廊房是木垒村子传统民居的经典之作,前屋檐伸出1.5米,交通设施厂家,按照当地特色和睦候,引进华夏地域四合院修建气势气魄举办技能改革,进而形成此刻的拔廊房。
新疆木垒县拔廊房一景。 陶拴科 摄
本年75岁的杨玉才从小糊口在西吉尔乡水磨沟村,他汇报记者:“我喜欢这里,村落里100多户村民住的根基上都是几十年前盖的拔廊房。比起已往,交通标牌生产材料,村落里的基本设施越来越好,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电、网络都有了,条件不比城里差。”
木垒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武彦琳先容,从2014年到2015年,木垒7个以拔廊房为传统修建特色的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庄名录后,木垒进一步加大了对传统村庄拔廊房的修复掩护力度。然而,跟着经济社会成长,村子修建普遍利用彩钢质料,存在乱建乱搭、质料多样、色调混乱、风采各异、古树时有被砍伐、汗青遗迹逐年消失等粉碎传统修建文化风采和自然风采的近况,传统村庄的掩护事情尤为急切,急需从法令层面,进一步增强传统村庄掩护。
武彦琳说,2018年,木垒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依据有关法令、礼貌,团结木垒实际,构成立法小组,启动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传统村庄掩护条例》的拟定,并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木垒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李树军先容,此次颁布《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传统村庄掩护条例》,不只对传统村庄的修建物举办掩护,还要对古树、古井、堡垒、石桩等汗青遗迹举办掩护,对一些古树举办挂牌掩护,布置专人打点举办掩护。
据悉,木垒县把传统村庄作为乡土旅游目标地,为再起村子糊口艺术,敦促优秀传统文化开发了有效路径。在该县传统村庄较为会合的英格堡乡,连年来吸引诸多文学创作者到该乡的菜籽沟、月亮地、庙尔沟村举办艺术创作定居,今朝已有40多位艺术家定居在这里。
“此刻是边引进边掩护,让这里成为新疆一个文化小镇,吸引更多的游人来此赏景游玩进修。”英格堡乡党委书记冯锦年说。(完)
热点新闻